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四川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02

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提出,要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建立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等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在此背景下,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搭建了四川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将面向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工业企业,提供地区智能制造发展调研与趋势研判、政策宣贯与行业对接、共性技术与标准研发、诊断评估与解决方案咨询、标杆示范培育与人员培训等第三方公共服务。

7月29日上午,第二届四川装备智造国际博览会第四场平行分论坛上,举行了四川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暨“智能制造进园区”四川站启动仪式,四川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当前,平台依托中心,已汇聚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资源,并与国家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平台无缝对接,下一步将加强线上诊断、专家智库、供需对接、云服务等能力建设,提高平台服务辐射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走进四川,将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开展诊断和咨询,推动园区内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园区整体智能制造能力水平。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方跃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开局,四川将加快实施推进智能制造行动,“以诊断带示范,以示范带应用,以应用带升级,以升级带创新”,加快创新研制软硬件产品、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力、赋能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对接交流宣传,为打造装备制造集群、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经济新业态奠定基础。

image.png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的核心和主攻方向,是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重要手段。当天的论坛以“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主题,还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装备工业司司长、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相木做了题为《智能制造—革命性的生产方式》的主题演讲,对智能制造重塑制造业体系、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作了专题报告。他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智能制造将在全面推广普及数字化制造基础上,大力发展网络化制造、积极探索智能化制造”。

image.png

“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都架设在信息物理系统之上,但深度和广度各有侧重:智能制造以工厂为核心,专注于价值链的重构,更侧重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企业之间的能力协同和整个制造过程各环节的融会贯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数据为核心,专注于产业链的再造,更强调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注入来激活传统制造业、触发产业创新与变革。因此,从智能制造角度讲,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推进智能制造的起点。从数字化转型角度说,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

“企业推行智能制造要‘先医后药’。先医后药是指要先对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进行诊断,认清企业所处的位置和拥有的实力,然后再评估企业在通往智能制造道路上所要达到的层次,从而拟定最适合企业的路径和方法,最后搭建起智能制造系统的框架,分析其核心要素,并由此引导出符合实际的智能制造发展路线和节奏”。

“推行智能制造需要构建新型制造系统,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远非通过传统意义的技术改造可以实现。因为它不仅需要多种使能技术的突破及应用,更需要系统化的集成和融合创新。因此,系统解决方案在推行智能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它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同时,企业在推行智能制造时,需要寻求本行业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积极与它们开展合作,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当前,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智能装备基础依然十分薄弱,智能装备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配套能力差,关键共性技术、先进工艺、核心组件、基础原材料受制于人。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国内大循环补链、拓展国际大循环延链,强化智能装备作为支撑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论坛邀请到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郝玉成,他做了题为《夯实智能装备基础,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制造系统中的装备、制造过程是系统的核心要素,产品是系统的制造结果。在智能制造的发展中,深度研究三者之间的演进特征,发展规律,尤其是创建形成我国智能制造基础装备的创新路径,对加快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系统性解决制造装备卡脖子的挑战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image.png

“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以某种技术突破带动多种融合技术的系统性发展,其应用价值的载体都是基础装备;新装备的发展,都是以新一代基础装备的突破,带动装备的升级换代,构建新制造系统的升级;新制造的发展,都是以新装备、新工艺、新管理形成的新一代制造系统,制造更多更好的新一代产品;新产业的发展,都是制造出更有经济规模的新产品,从而构建新行业、增加新职业、形成新产业,以繁荣的新经济推动社会的发展”。                    

“卡脖子背后的本质不是简单的某个技术难题和某个产品创新,而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运行机制和能力中的系统性薄弱环节;解决制造业中的卡脖子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符合装备发展规律的创新迭代机制;一方面要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不断创新的能力增强路径;才能技术、从装备、制造、产品方面形成系统性创新,才能加快实现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董凯,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郝玉成,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原科技质量部部长、四川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政,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产业拓展部总经理蒋亚佳等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和云制造如何赋能德阳、工业通信如何与系统解决方案紧密结合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嘉宾表示,智能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提升产业基础能级、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仍然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

image.png

同期,结合本届装博会“创新驱动 数智赋能”的主题,四川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还打造了“智能制造生态展区”,展区分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及平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典型应用成果、产业链协同五大板块,中心联合十余家全产业链生态合作单位参展。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本次展会四川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按照“服务政府、引领行业、助力企业”的基本方针,积极发挥平台资源集聚作用,为装备制造业提升产业基础能级、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搭建了全新的对接交流和智库平台,有利于加快促进四川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关于公布四川省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的公告 下一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宣贯会在四川眉山召开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 平台咨询电话:15982807740(微信同号)
  •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西芯大道18号东方电气2号楼

Copyright © 2020-2030 四川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9031261号-2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